媒体农大

青岛日报:励志故事走进课堂

    2017-01-03 10:21:35           浏览数:0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青岛农业大学以校园故事作为弘扬校园文化的最优载体,多层面、多视角挖掘融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故事”,让土生土长的有价值的故事流传起来,走进课堂,走进师生心中。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须设置育人案例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好专业知识,还要讲好精彩励志故事,让课堂更具有趣味性和文化味。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生物化学家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证实了青霉素的功效,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而他们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追求科学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在青岛农业大学兽医药理学课上,主讲老师邹明这样告诉学生。他将科学发现与生动有趣的励志故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既能学到专业知识,也能学到良好的意志品质。

2015年青岛农业大学启动本科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工作,特别要求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必须设置育人案例,并落实到每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学分不少于1个育人案例,“按照这样的规定,每个同学四年至少能在课堂上听到160多个励志小故事。”青岛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刘焕奇说。

育人案例可以是科学家、同行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也可以是在各行各业做出杰出成就的优秀校友的干事创业的故事。“无形之中,我们就将思想品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中,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在学生心灵中生根、发芽、结果,内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刘焕奇说。

2012年,青农大启动了“百名教授”宣传活动,用两年半的时间深入采访了160余位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专家教授,追寻教授们成长发展的足迹、奋斗事迹,全面展示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突出贡献,通过学校校报、网站、广播站等校内媒体进行讲述,学校还开设了网上校史故事栏目,用名师和校史故事涵养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志愿服务传播校园正能量

青岛农业大学一直把讲好“志愿服务故事”作为传播校园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一环,用身边优秀志愿者的故事,影响带动更多的学生奉献社会。

“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代表许晓艳,就是在学校往届志愿者的故事感召下选择了志愿服务西部,放弃了在山东的优越工作最终扎根新疆木垒。2013年五四青年节,她受邀参加了“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

为传承、弘扬老兵精神,自2012年寒假起,青岛农业大学国旗护卫队每个假期都开展走访关爱老兵活动,先后寻访了江西、甘肃、湖南等12个省的老兵403人,记录了260余段抗战故事,汇集140个老兵心愿,他们与老兵结对帮扶,建立了老兵信息数据库,整理出版老兵故事书籍。2015年,志愿者们运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发起微博话题“我向老兵敬个礼”活动迅速走红网络,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

爱我生命之源海洋清洁活动、青岛海岸线徒步环保调查……农大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初腾飞,大学四年以来策划多项志愿活动,累计带动3000余名同学投身志愿者服务。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成立了蓝丝带海洋保护志愿者服务社,服务社每年新增志愿者2000余人。2015年11月,受国家海洋局邀请,他以全国唯一的青年代表的身份参加了第五届东亚海洋大会,并在青年论坛上发表了“青年在持续发展道路中承担的角色”演讲,在近期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中,他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这些志愿者们都是听着往届同学的故事成长起来的新故事的主人公,而他们创造的新故事也如涟漪一般感染影响着更多的后来者,让志愿服务成为青岛农大一张亮丽的名片。

《青岛日报》2017年1月3日 第3版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鲁ICP备05022851号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