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农大志愿者:有一种青春叫奉献

    2016-12-30 10:22:17           浏览数:0

4年走了12个省份访400多名老兵,并整理了5万字的老兵口述原始资料,再到各个中小学进行义务宣讲;3年6次寒暑假赴枣庄、临沂等地进行海洋科普支教,服务时长达760小时;足迹近至山东省内,远达青海玉树等地,举办科普活动260余场次……每一名志愿者虽代表着不同的个体,他们却来自同一所高校:青岛农业大学;每个人虽做着不同的志愿服务,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传递温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温暖的人,听听他们的故事,聊聊他们的青春。

4年走遍全国访400多名老兵

青岛农业大学国旗护卫队是一支公益明星团队,团队成立于2003年,组织校内外升旗仪式和爱国主义宣讲五百余次,宣讲足迹遍布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和山东各地,建立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队长张亚楠2016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大学生升旗手。团队注重大力弘扬老兵精神,“我向老兵敬个礼”项目已开展4年,志愿者走过了12个省份、走访403名老兵,发起的微博话题“我向老兵敬个礼”阅读量达8.7亿,此外,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周边敬老院慰问老人、特教中心关爱儿童;在寒暑假走进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活动,一对一关结对爱留守儿童;在汶川、玉树等地震期间,积极募捐26200元。

“我们要想采访更多的老兵,就要与时间赛跑。”队长张亚楠告诉记者,在关爱老兵的同时,纪录历史、传承老兵精神正是团队志愿者的责任所在。她说,截至2015年8月,全国幸存抗战老兵数量仅有5万余人,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山东省内健在的抗战老兵为9510名,60%因年事已高,逐渐出现记忆减退、表达模糊等情况,身体状况堪忧,志愿者在起初开展物质帮扶的过程中,受到老兵精神强烈感召,决心用实际行动记录和传扬老兵精神,将精神转化为自身学习生活的动力。

4年间,310名志愿者相继走访403位老兵,在走访老兵过程中,志愿者们记录鲜活的抗战口述史,整理了5万字的老兵口述原始资料,编辑出版《敬礼,老兵》故事集、绘制《红色旗帜》连环画,通过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表达方式,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宣传对象整理成不同形式的成果进行展示,用宣讲故事会、照片展、抗战情景模拟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抗战故事,激发了青少年对革命历史的学习兴趣。

做海洋守护人传递温暖

“用双脚丈量青春,用行动呵护蔚蓝”,青岛农大的蓝丝带志愿者以呵护海洋、保护海洋为己任,争做海洋卫士。服务社自成立以来,结合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积极创新,探索发展新模式。不断扩大志愿服务范围,由初期单一的海洋垃圾清洁发展为海岸生态状况调研、海洋知识科普、海洋保护宣传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团队志愿者的足迹近至校园内、远至青岛各大海域海岸线。参加和组织海洋环保主题活动近300余次,各项以海洋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教育、科研活动得到了社会及公众的肯定,其中“青岛市海岸线徒步环保调研”、“6.8世界海洋日奥帆中心海洋保护宣传”、“9.20国际海滩洁净日海滩清洁”、“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知识竞赛”、“海洋科普进校园”、“科普大篷车”等一系列海洋环保活动已经成为常态,服务社逐渐向着专业化、知识化发展,为大学生全力打造展现自我的舞台。通过品牌项目活动的开展,服务社在项目管理、组织、实施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海洋保护志愿者。

此外,服务社还利用寒暑假,为了圆山区儿童的海洋梦,改变贫困落后地区海洋意识薄弱、海洋观念滞后的现状,为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在2012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先后6次寒暑假赴枣庄、临沂等地进行海洋科普支教,服务时长达760小时,募集善款7万余元,建设“蔚蓝书屋”3所并筹集全新服装1473件,为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开科普课堂为农民工子女圆梦

在青岛农业大学,还有这样一支团队,多次占据校园新闻的“头条”。她们以“传播知识 传递温暖”为宗旨,以“科技梦想教室”、“科技夏令营”和“科技大讲堂”为主体,融合了科普课堂、科学教育和科技传播等内容,分别针对贫困地区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普通青少年,多层次、全方位的覆盖和服务青少年科技启蒙和创新引领。据悉,团队已开发了无动力小车、“猎狐”无线电测向、纸质斜塔、“水火箭”和鸡蛋撞地球等21项科技活动,通过高校对接和项目复制在全国形成了项目圈。这就是青岛农业大学“小小科学家”公益圈团队。项目运行近四年来,服务团队目前拥有核心团队人数289人,校内志愿者2206人,毕业生志愿者志愿者1200余人,足迹近至山东省内,远达青海玉树等地,举办科普活动260余场次,累计受益人数约23000人,积累了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在2015年山东省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中国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都获得金奖。活动中拍摄的微电影《江永才仁的小梦想》和《高原日记》分获泰山文艺奖二等奖、山东省青年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和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优秀奖。“很多外来务工的市民,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更谈不上陪伴孩子。”第一届科技夏令营的队长程龙告诉记者,有一次路过食堂的时候,看见食堂工作人员的孩子一直在室外玩,他便萌生了开展夏令营的想法。从2014年开始,团队利用每年暑期,开展七彩夏令营活动,牵手社会爱心人士,搭建网络梦想平台,帮助农民工子女实现小心愿,用多彩的活动丰富孩子们单调的课余生活,用趣味知识启迪孩子们的科技梦想。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国瑾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鲁ICP备05022851号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